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正文

大规模煤改气被叫停4个月之后 天然气价格暴涨 后遗症再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7   来源:工控网   作者:彦东科技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db:简介]

尽管四个月前,那场饱受争议的“煤改气”改革历时两年后终被“叫停”。然而,后遗症在这个冬天开始显现。

近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燃)旗下多家河北地方公司向农村煤改气采暖用户发布限购通知,通知称因上游供气方冬季气价上涨,决定对农村煤改气采暖用户采取两档价格供应天然气,如果用户选择每立方米2元多的低价购气,则必须分次限量购气,一次购气充值限额为100元;如果选择每立方米3元多的高价购气,则充值不设上限。

单次充值100元的燃气费,对于一个正常的天然气采暖用户而言,也就是两三天的气量。要想保证供暖,必须每隔两三天跑一次网点去排队充值,而且很多村子共用一个充值点,排队人很多,中燃的行为明显就是逼着老百姓买高价气。

刚刚袭来的北方寒潮让居民亟需冬季采暖,此次燃气限购事件引起了地方居民的投诉与不满。后来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多地已紧急叫停燃气公司的限购行为。中国燃气副总裁朱伟伟表示,此次燃气限购只持续了3-5天,主要因为地方公司资金链承压,目前各地已全部停止了限购。

中燃公司为什么大规模限购?地方燃气公司资金链压力又是怎么回事?这一切都要从两年前的大规模“煤改气”说起。

1

蓝天VS民生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役开始打响,首先把炮火指向了煤炭,新的生力军是天然气。于是,“煤改气”在京津冀地区首先拉开了架势。

2017年2月17日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二零一七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首次将“2+26”城市列入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同年5月17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采暖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明确试点示范期为三年,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标准根据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安排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安排5亿元。最终确定将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等12个城市纳入2017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

在此背景下,北方农村煤改气率先展开,2017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煤改气578万户,其中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就完成394万户,2018年北方地区清洁能源改造工作预计将完成煤改气、煤改电400万户,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煤改气用户。

“煤改气”政策的推行带来的效果的确是一目了然,2017年北方冬季的蓝天明显增加。以北京为例,2017年全年,PM2.5有9个月月均浓度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尤其是第四季度,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偏低,发生空气重污染过程4次,造成重污染日5天,明显低于前两年水平。

这坚定了政府继续推行“煤改气”的信心。2018年7月23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的通知》,在原有的“2+26”城市基础上增加张家口及汾渭平原11个城市,其中,张家口市比照“2+26”城市标准,汾渭平原原则上每市每年奖补3亿元。

然而,煤改气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在“用不上气”“用不起气”“用不好气”三个方面。用不上气主要是由于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冬季取暖季新铺设燃气管道地区部分存在无气可用的尴尬局面;用不起气则是因为天然气取暖价格高于散煤,部分居民无法接受陡然增加的取暖费用;用不好气则是指燃气管道工程部分存在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2017年,由于在“大气十条”终考、环保监管加码等形势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工程超预期推进。仅河北省一年完成“煤改气”超过250万户,同比增长超300%。这远远超出了最初预期,也严重超过了我国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当年冬天就出现了最为严重的全国性气荒。

直到2019年7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拓展多种清洁供暖方式,主推清洁煤、生物质供暖。这相当于直接叫停了“一刀切”的煤改气。

在10月11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到,“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做实做细天然气产储运销统筹协调,多渠道保障气源供应。对今年北方重点地区新增的“煤改气”用户,要落实好气源安排,坚持以气定改”。

至此,这场持续两年的“蓝天与民生之战”,终以民生获胜而结束。然而,后遗症也随之显现。

2

保量不保价

此前那场浩大的煤改气工程,拆除居民家里烧煤供暖设施,换上燃气表、管道和暖气片。然而天然气供应不足,价格又贵,一些居民只能额外购买空调取暖,这些成本加起来,导致河北煤改气完成的农村用户每月取暖要多花3倍钱。

相对的,“煤改气”却让燃气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2017-2018年一众萧瑟的上市公司中,燃气公司的业绩是股市为数不多的亮色。

国内燃气市场大的格局早已稳定下来,以昆仑能源、中国燃气、新奥燃气、华润燃气、北京燃气为代表的五大燃气公司地位俨然不可撼动,年天然气销量在百亿立方米以上,年营收规模在300亿元以上,接驳用户数均在千万以上。五大燃气之下,是众多的中小燃气公司,数量分散,规模较小,在一个省或者少数几个省占有优势市场地位。

如今这些燃气公司的好日子要到头了。首先是如2017年北方煤改气“一刀切”直接拉动天然气消费暴涨的政策已经成了过去式,不会再重来。而且上游气源要涨价了。

近年来随着煤改气的不断推进,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目前中国约40%的天然气用量靠进口,而每年缺口仍在100亿立方米以上,需要大量采购国外管道气或LNG资源。而我国发改委明确要求“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上浮”。于是产业链上游(如中石油)每年承担了巨额的气源进口亏损。

中石油一直想要涨价,在今年3月制定的天然气销售2019年年度(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调价方案大致为:淡季合同量内气价在门站基准价基础上上浮20%,旺季合同量内气价上浮20%到45%之间。

后来,国家发改委给中石油紧急发了一份《关于做好天然气保供稳价的函》才把涨价势头压了下去。

然而随着供暖季的到来,三桶油都坐不住了。据悉,三桶油与各下游单位对接今冬明春气量时基本原则便是“保量不保价”,也就是气管够,你不差钱就行。

在上游与下游城燃公司已经签订的冬供协议中,已有部分气量涨幅超过30%。早在10月25日,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组织竞拍,竞拍底价已达到2.64元/方。

10月30日,中石油西部天然气销售公司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11月上半月长庆油田周边资源线上竞拍交易,最终成交价格2.6-2.75元/方不等。

按照网传的雄县中燃燃气销售有限公司的一份通知称,由于上游冬季采购气价上涨,冬季采购价格是2.968元/方,2017年采暖季保供该公司气价倒挂亏损2970万元,2018年取暖季保供气价倒挂亏损1722.016万元,两年总计因气价倒挂造成亏损4692.016万元。

上游气源提高了冬季天然气出厂价,而下游燃气公司的销售价依然维持在以前的水平,导致价格倒挂,越卖越亏。因此才有文章开头中燃天然气限购的事,可见燃气公司也是没有办法了。

煤改气的初衷是通过改变北方农村取暖季的能源结构,来改善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即使有补贴,也是给燃气公司的。对农村居民来说,补贴后的天然气价格仍然比传统燃煤取暖花费大。也就是说,农村居民是为治理空气污染做出牺牲的一方,他们有理由获得充足、稳定、价格可承受的燃气供应。

为补贴燃气公司,国家发改委曾发布上游气代煤返还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补贴政策,然而目前都尚未落实。但上游气源采购费用是需要燃气公司实时结算的,居民用气不能涨价,上游返还及政府补贴均未到位,燃气公司便承担了巨额的账面亏损以及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如果燃气公司运营的工商业市场比较成熟,可以将气源上升的成本甩给工商业用户,用工商业的价差对居民取暖气价进行交叉补贴。而对于一些专门做农村煤改气的小型燃气企业而言,农村地区都是居民用户,缺乏工商业市场支撑,无法提价,这些企业必将承担巨大经济压力,如同中燃雄县一般。

长此以往,如果上游气源继续涨下去,专做农村供应的小型燃气公司必将放弃农村市场,届时北方农村冬季取暖或将无气可用。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Eknower”  ID:Eknower  作者:瓦叔)

 
关键词: [db:关键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产品

登录 注册

快速发布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