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9.7亿吨,同比增长4.0%。公报称,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煤炭消费量增长1.0%。
近几年来,各地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速实施落后产能小煤矿,摆脱此前小、散、乱的特质,逐步进入集团化运营、产业布局优化、生产效率效益大幅提高的一个新运行阶段,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煤炭行业也在不断创新技术,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通过技术等优势,积极实施煤炭清洁生产、清洁利用和清洁转化等方面发展,力求实现对煤炭合理利用,将煤炭变为清洁煤炭的愿景。
疫情期间,尽管煤炭行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但依然受到较大冲击。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3.3亿吨,同比下降0.1%,生产降幅比上月收窄3.6个百分点;1-8月份,生产原煤24.5亿吨,同比下降0.1%。
9月已过半,在进口煤炭政策不松懈的情况下,传统的基建项目开始慢慢复苏,市场供给关系已经逐步好转,从9月4日开始,煤炭价格已经开始走上升之旅,表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煤炭消费看,随着宏观经济市场的不断恢复,电煤需求保持增长;在基建和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钢铁、水泥、玻璃等产品需求将持续恢复,耗煤需求也在增加。
整体来说,随着疫情管控精准化程度提高以及宏观经济影响逐步复苏,上下游行业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节奏,在需求持续复苏带动下,国内煤炭生产积极性将得到明显提升,产量增速将大于需求,政策端对进口煤调控将更加精准、合理,煤炭市场逐步回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针对疫情后期,煤炭企业应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利用好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的煤炭新基建等机遇,加快推进企业重组和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