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和县坟台镇“唢呐”,有“安徽唢呐看太和,太和唢呐数王大”的美誉;作为皖北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唢呐丰富了太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激发出了“吹着唢呐奔小康”的致富梦想。而今坟台唢呐已成为太和乃至阜阳“吹”出安徽、走向全国、冲出国门的重要文化名片。
技艺传承六百年
坟台唢呐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根据有关记载,安徽唢呐有南派与北派之分,其中北派唢呐又有两个代表性流派,一支位于安徽东北部的砀山、宿县一带,一支位于阜阳、太和、亳州一带。太和县坟台镇地处皖西北,与河南、山东相毗邻,坟台唢呐在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该地区流行的梆子戏、坠子、清音、曲剧、泗州戏等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坟台唢呐作为领奏乐器常与锣鼓结合演奏,演奏场面热烈欢腾,气氛雄伟、壮阔,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以哨卡、咪子吹奏戏曲曲调,则尽显南派婉约风格。坟台唢呐在演奏曲目时,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单吐、双吐、滑音等演奏技巧,同时,根据演奏戏曲(吹戏)的需要,坟台唢呐民间艺人还创造了许多高难度复杂的演奏技巧,如超高吐音、借音、气拱音、气顶音、三弦音、箫音、双簧管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子戏)等特殊技巧,从而大大发展和提高了唢呐的艺术表现力。
据《太和县志(1986—2010年)》记载,坟台王大庄有唢呐演出团队32个,演奏能手280人,形成了唢呐专业村,坟台镇被誉为“唢呐之乡”,特别是近年来,王大庄的唢呐班子相当活跃,发展迅速,有数百名唢呐艺术人才从事演出服务,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土生土长的坟台镇农民王飞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唢呐的传承人。王飞龙介绍说,唢呐吹奏的演出形式灵活多样,经过数代传承锤炼的曲目或寄托哀思、或表达欢乐,极具艺术感染力。“例如,喜调用于喜事助兴,扣人心弦,吹得能让人乐起来,跳起来。哭调用于悲事,如诉如泣,哀戚婉转,听了令人心碎,气氛感染之下甚至能把人吹哭。”
产业发展硕果累累
太和坟台唢呐早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艺术水平声名远播。目前坟台全镇有唢呐班近40个,骨干艺人400余人,村村都有唢呐爱好者和文化活动骨干,许多唢呐班都购置了大型流动演出车辆、舞台、灯光、字幕、音响、服装等,装备成农民乐队、成立唢呐演艺公司、组建唢呐艺术团,通过走村串户开展有偿服务逐步走上繁荣,自编自演不同形式的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倡导新风尚,寓教于乐、以文辅政,深受观众欢迎,不仅丰富了全县和周边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足迹遍及周边县市,甚至辐射到附近省份,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被誉为“吹好唢呐奔小康”。
2010年,坟台唢呐在全县唢呐大赛中摘金夺银;2016年,坟台唢呐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晋升为第五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才有了“安徽唢呐看太和,太和唢呐数王大”的美誉。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摄制组曾来太和县坟台镇王大庄唢呐专业村专题采访,追寻安徽北派唢呐的足迹,寻访坟台唢呐的古往今来,探求坟台唢呐传承、发展、繁荣的奥妙,许多当地人如是说,“唢呐,在很多人心中是神圣而神秘的,而在我们坟台人眼里,就是精神的享受、快乐的载体、文化的快餐。”
曾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民间器乐表演艺术家评价太和唢呐:坟台唢呐历史悠久、传承广泛、实力雄厚、技艺上乘、特色突出、品牌彰显、声誉显赫、影响深远、骨干集中、群众喜爱,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艺术、实用价值,被命名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副其实。
合力擦亮唢呐名片
近年来,太和县高度重视唢呐艺术的传承发展工作,将坟台唢呐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纳入县、镇、村三级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坟台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心以及唢呐艺术指导委员会,从唢呐班到唢呐协会,从组建唢呐联盟到建成传承和保护基地,从本地文化活动到跨区域艺术交流,都制定了详尽的传承计划,加大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的扶植力度,同时把传统的唢呐艺术进行搜集整理,形成系统化的、完整的艺术集成,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唢呐艺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抓好保护和传承,加快非遗唢呐传承进入稳步发展轨道。
然而,“累累硕果”的背后,也存在着因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太和调查队调研分析认为,坟台唢呐是北派唢呐中杰出的民间音乐,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但目前传承和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由于缺乏策划、宣传、包装和推介机制,存在民间艺人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形不成拳头效应和整体影响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太和唢呐宣传片;二是由于缺乏艺术整理提炼及专门的产业发展基金,艺术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和格调,直接影响到大部分唢呐演艺公司的做大做强,特别是现在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直接动摇了唢呐艺术的根基;三是坟台唢呐多为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教习方式,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守旧习俗,很多传统吹奏方式方法、绝活技艺几近失传;四是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和传承唢呐艺术,即使跟班学习,也没有历来唢呐手冬日顶风晨练的刻苦,个别唢呐世家后继乏人;五是多数表演队伍是家族作坊式的,管理松散、流动性强、竞争力弱,特别是现在真正懂唢呐、懂营销、懂管理的高级人才紧缺,多数团体只能扮演“打工仔”的角色,没有足以撑起整场演出、符合现代观众欣赏要求的精品节目;六是原创缺乏,目前的曲目多是继承以往,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和农村实际创作的新曲子很少,加之一些团体之间为争夺演出市场经常出现相互压价、相互诋毁等恶性竞争的局面,对外演出交流缺乏竞争力。
因此,未来不仅要在坚持整体规划,做大做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上下功夫,更要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和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训和重大赛事的举办,扩大唢呐影响力;加大对唢呐特色文化的保护力度,发扬光大民间传统艺术。此外,还要注重推动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通过股份制方式对现有唢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唢呐演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努力把太和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人才培训、理论研究、人才输出和艺术比赛于一体的唢呐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