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位于秦岭山区深处,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我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多措并举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就业、保增收、快脱贫、早致富,有效化解了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限制,实现了县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以产稳收、快速脱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选好脱贫产业
脱贫攻坚关键在产业,难点也在产业。山阳县切实从当地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禀赋优势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产业培育发展。
一是发挥优势念好“山字经”。坚持“靠山吃山”、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产业发展理念,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实行长、中、短线产业相结合,突出抓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林果、畜禽、中蜂、茶叶等传统产业,积极把山区传统产业打造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基础产业。
二是突出绿色主打“生态牌”。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山好、水好、空气好等良好生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打造具有山阳地理标识、特色标志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秦岭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以保健食用菌产业为例,顺应大众健康需求,大力发展功能农业,率先推出保健农产新品——山阳富硒黑木耳,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天然工厂”,目前已取得“三品一标”认证。
三是优惠政策招引“大项目”。先后在用地、融资、税收、招工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招引北京德青源、中利腾辉、和丰阳光等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落户山阳,促进当地中药材、畜禽养殖、食用菌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德青源金鸡扶贫项目,将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既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又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和丰阳光公司采取工厂化统一制作菌袋,交由合作社、小农户等经营单元分散生产的方式,推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全面铺开快速发展。
四是依托资源发展“旅游业”。依托“秦岭奇观”天竺山、“西北第一洞”月亮洞等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倾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中国秦岭健康养生度假目的地、中国漫川秦风楚韵文化体验区、中国山阳户外综合运动基地等3个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增收。
多措并举壮大经营主体
做强做优产业,离不开实力强、经营好的经营主体。山阳县采取“招”“引”“培”“建”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壮大各类产业经营主体。
一是招来龙头企业落户。打好“四张牌”,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落地。打好政策牌:制定山阳县脱贫产业扶持发展意见,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企业在山阳设立总部或成立子公司;积极做好科技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创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个。打好资源牌:充分利用县域山、水、林、矿等自然生态资源,古镇、古迹、民风等人文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采矿、制药、畜禽等企业来山阳兴建基地、拓展业务,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好亲情牌:成立省内外各地山阳商会,召开山阳籍企业家座谈会和山阳客商大会,开展“邀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百企联百村带万户”脱贫攻坚行动,号召鼓励回乡投资兴业创业,实现了全县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至2家企业结对帮扶。打好环境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全部审批事项线上申报和审批,提供贴切服务,在全县营造了“引商、安商、富商”良好环境,引进汇聚肉蛋鸡、光伏、食用菌等各行业龙头企业22个。
二是引导发展专业经济实体。以推进“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为目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和分散资金,积极扶持培育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党支部组织作用。制定专项政策,对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规划引导,鼓励全县农村每个村党支部带头领办2至3个专业合作社,创建1个集体企业,作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合作发展方式。推行“党小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等产业发展和扶贫增收模式,实现了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支柱产业,每个贫困农户有1至2个增收项目。中村镇动员核桃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经营、共建联营等方式,带动了困难群众加入核桃产业发展。多方支持形成合力。对县级部门明要求、分任务、压担子,整合涉农资金,加大资金、技术、工商、信贷等方面支持,促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县税务局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2万元和银行贷款180余万元,推进柿子醋厂、杂秆酒厂和养鸡专业合作社建设,探索形成部门负责帮建、合作社带动脱贫的成功范例。2018年年末,全县发展各类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640个,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设立党小组335个,带动发展特色产业并促进贫困群众年均增收1000余元。
三是培育能人专业大户。从脱贫产业发展需要出发,大力培养符合农村发展需求、热心公共事业、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专业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举办农村经纪人知识、林特技术、种植养殖技术、餐饮服务等各类技术培训,重点培养种植型、养殖型实用技能人才。在全县范围选拔“丰阳英才”,培育各类产业紧缺人才4318名。建强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实施“人才+”战略,把优秀人才聚集到脱贫攻坚一线,推行“人才+基地+贫困户”模式,启动“百千万乡土人才工程”。目前依托县域工业园区博士专家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试验示范站等实践基地,培育创新型人才263名,开展技术培训8900多人次。支持能人返乡创业。落实金融贷款、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吸引和集聚在外打工、创业有成的农民工、企业家、科技人员回乡创业,相继建成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24家,发展专业大户120个,家庭农场105个。
四是扩大电商经营实体。加大电商人才培训。与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点石电子商务公司等校企合作,加大县域电商专业人才培育,目前累计培训3500人次,其中培训贫困人员1500人次,带动贫困户和脱贫群众投身电商创业就业680余人。提升电商创收效益。将电子商务与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创业就业、农村进步发展深度融合,建立“电商+订单+农户”“电商+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不断提升电商从业者经营效益。构建电商运营体系。采取“电商+服务站+代运营”模式,引导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与全县村级电商服务站合作,建设线上线下地方特产馆等农产品上行营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电商布局试点,将中村、高坝、板岩建成“特色产品+电商”示范镇,把漫川、法官、天竺山、杨地建成“特色旅游+电商”示范镇,促进了电商实体合理布局快速发展。
精诚服务推动产业发展
促进脱贫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山阳县全力提供政策支持、基地支撑、品牌打造、营销建设等优质服务,保障了各类产业顺利成长健康发展。
一是一业一策保障产业成长。围绕脱贫产业培育发展,制定全县保障产业稳定健康成长配套政策,按照一个产业一套保障措施要求,确保全面培育的每个产业都有一名县级领导牵头包抓、一套班子跟进负责、一个工作组具体推进、至少一个龙头企业牵总带动,确保了每个脱贫产业“稳成长”。目前,通过一业一策政策的实施,全县为每个贫困村拨付产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或互助资金30万元,发放产业贷款2.65亿元,积极争取国开行金融贷款7亿元,推进100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了县域脱贫产业顺利发展。
二是基地园区支撑产业落地。以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工业、农业园区基地建设。加大农业园区开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领办、产业融合”的思路,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以绿色农特产品为核心的绿色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在现有8个农业园区基础上,不断加快漫川优源、牛耳川意发等12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坚持园区向专业型、交叉型升级,积极打造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骨干,必康医药产业园、五洲钒产业园、鹘岭黄金产业园、金川医药产业园、金钱河清洁能源产业园协调发展的“一区五园”集群式工业发展新格局。2018年新增入园企业7家。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制定《加快山阳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出台《县域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准入与优惠奖励办法》,设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纳税、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用地集约等五项优惠奖励政策,高新区带动产业发展、吸纳城乡就业和促进县域脱贫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特色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实施名品创建、保护、包装和推介工程,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和平台,出台山阳县《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制度》《电子商务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严厉打击侵犯产权、商业欺诈等非法违规行为,着力打造县域特色品牌。目前,全县获无公害农、林、畜等产品认证43个,有机农产品(茶叶)认证3个,开发农产品20多类50余种,形成年加工能力5.2万吨,销售收入11亿元,山阳九眼莲、山阳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县域多品小宗产品竞争力稳步提升。
四是拓展渠道扩大产品营销。开展全产业链销售,大力推动特色产品上行,大大拓宽了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搭建销售“三级平台”,县上设立1000万元电商扶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成“大秦岭农特产电子商务(山阳)展示体验馆”、电子商务孵化服务中心、网货品控分拣包装供应中心、农村淘宝运营中心,镇级建成电商服务站18个,村级建成电商服务点98个,其中贫困村建成电商服务站点59个,为网销农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带”“三创”“三变”共促产业脱贫
产业脱贫是一个需要强力推动的系统工程。山阳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积极探索“三带”“三创”“三变”产业脱贫新实践,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一是“三带”结牢利益链条。实行龙头企业带、合作社带、能人大户带“三带动”,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形式,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订单生产和产品收购等方式带动弱势群体,引导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形成了经营主体闯市场、贫困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带动方式。龙头企业带。由每个产业至少有1家龙头企业主导经营,建设生产基地,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员参与生产环节、提供原料或初级产品。全县在扶持壮大必康制药等本地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引进北京德青源、中利腾辉、和丰阳光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带动了全县养鸡、光伏、食用菌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合作社带。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为贫困户提供贴息贷款,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经营带动贫困户实现参股分红、流转土地和生产收益。目前全县组建专业合作社746个。能人大户带。发挥产业大户示范带动作用,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带动贫困群众通过产业融入、土地流转、务工收入脱贫增收。目前全县培育专业、能人大户308户,与2万多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
二是“三创”激发增收活力。积极推进金融帮扶、包抓帮扶、产品营销“三大创新”,有力保障了产业发展和脱贫增收。创新金融帮扶。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开办“精准脱贫农户贷”“精准脱贫产业贷”等金融产品,创新扶贫项目“集体贷”融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扶贫产业项目融资难问题。目前全县落实“集体贷”项目10个,投放“集体贷”资金5000万元,促进了扶贫产业项目落地、运营和见效。创新包抓帮扶。建立落实县、镇、村“三级书记”抓包扶机制,由每个县级领导联系1个镇、包抓2个村、帮扶6户贫困户,每个县级部门包抓1个村、每名干部帮扶6至7户贫困户,制定工作队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双十条”举措。通过包抓帮扶,全县实现了产业扶贫户中长期产业全覆盖,户均产业收入4400元以上。创新产品营销。全面推行“订单农业”“产加销一体化”“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大大促进了农业企业触网转型。到2018年年底,全县农业企业转型40余家;开展“百人帮百企”活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定生产、扩大销售,实现网上销售1.9亿元,促使产品销售率保持在94%以上;与长安航空合作开展“航空扶贫”,将山阳农特产品送上蓝天;举办“春天味道”春茶展销等活动,实现了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全覆盖。
三是“三变”催生产业动力。加快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盘活集体、个人资源资金,使村集体和农民真正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进一步促进农村脱贫增收。突出盘活资源资产。通过“三变”改革和市场化运作,以产业平台和股权为纽带,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充分利用起来,把农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三变’+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拓宽了贫困群众财产性收益渠道。近两年来,全县争取省市“三变”改革专项资金340万元,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560万元,助推了农村产业转型和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完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机制,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和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集体经济成长壮大。目前全县推进“三变”改革试点村和集体经济示范村建设100个,其中34个贫困村建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20个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74个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增强产业发展活力。“三变”改革和优势产业与优质项目对接,引导经营主体以独资经营、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方式创办产业“领头羊”,使产业发展活力大大增强。漫川镇板庙村将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资源入股、将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股本入股,组织贫困户用储备金贷款入股,参与陕西天竺饮品矿泉水生产和冷水鱼养殖项目,盘活了国有、集体和个人资源、资产和资金。
以“三带”“三创”“三变”推进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促进各类资源与经营主体、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确保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的中长期产业,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经营主体带动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贫困群体多环节、多渠道、多形式稳定增收。2018年,全县有中长期产业的贫困户达到24198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计划退出的10355户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实现全部达标。
实践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山阳县从深度贫困的县情出发,开拓思路认真落实选产业、壮主体、推服务、促脱贫,积极探索产业脱贫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实践做法为我省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强县、产业富民、产业脱贫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是基础。山阳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产联动”,以药、菌、果、畜等传统产业为重点,以茶叶、中蜂等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电商、劳务等新兴产业为引领,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实践证明,抓产业扶贫,必须抓住因地制宜这个核心。要发展符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历史文化、优势特长的产业。只有立足区位优势,做足特色文章,才能切实增强产业扶贫的广泛性、带动性和持久性。
二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是关键。山阳县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能人大户,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抓住了产业扶贫的牛鼻子。企业负责技术和销售,合作社负责生产和加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按下发展的“快进键”,跑出增收的“加速度”。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有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由小农户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由零散布局向连片布局、由简单种养向三产融合转变,是提升贫困群众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重要牵引。
三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根本。山阳县通过合作带动、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模式,建立健全项目实施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有租金、企业上班有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的“多金农民”,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贫困群众,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到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从根本上保障贫困群众利益,让贫困群众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切实分享产业红利,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课题组组长 杨三省 课题组成员 田民孝 赵理顺 杨霖 张文莉 张琛麟)
(原标题: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稳定增收提速脱贫——山阳县以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脱贫攻坚实践调研)